或許你對 ETF 投資的概念、資產配置應該已經有一些想法。
而實際在挑選 ETF 與交易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呢?
今天就要跟你說明, 投資 ETF 時一定要注意的:費用、追蹤誤差、折溢價!
理財學伴 Podcast 每週日更新,歡迎在 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Google Podcast 或是其他平台追蹤我們,和我們一起學習 ❤️
ETF 投資一定要注意的三件事:費用、追蹤誤差、折溢價
ETF 投資的基本精神就是相信市場長期上漲的潛力,透過長期投資 ETF 來共享經濟成長的結果。
我們以「指數」來衡量特定市場的成長狀況。
並透過「ETF 股票指數型基金」來試圖複製指數的表現。
不論是看好一個國家、一個區域或是全球的經濟發展,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 ETF。
甚至要押寶單一產業,或是要配置在債券上,也都可以透過 ETF 來完成。
但是有幾個細節,是你在投入 ETF 時千萬要注意的!
如果忽視這些細節,你最終得到的報酬,可能會遠不如你想要追蹤的指數喔!
這三個細節就是:
- 費用
- 追蹤誤差
- 折溢價
ETF 費用:交易費用(手續費、交易稅)、內扣費用、股息税
項目 | 徵收單位 | 費率 | |
內扣費用 | 基金本身的管理費、保管費等等,直接從基金淨值中扣除。 | 基金公司 | 不同 ETF 內扣費用不同,台股多為 1% 以內,美股多為 0.1% 以內。 |
交易費用 | 交易手續費 | 券商 | 台股:買賣各 0.1425%,通常會再給 6 折以上的折扣。 美股:許多海外券商零手續費,如 Firstrade |
交易稅 | 政府 | 台股股票型 ETF 0.1% 美股沒有這筆費用。 | |
股息稅 | 政府針對股利課稅 | 政府 | 台股:合併計稅(依所得稅率)、分離計稅(固定 28%)兩種 美股:固定 30% |
首先談到費用,為什麼我們需要這麼在意費用呢?
或許你可能覺得付出 1%、2% 的費用,沒有差別很大,聽起來都不是大數字啊。
但要注意,這邊的費用率是相對「你投入的資金」而非「你的收益」。
從歷史數據看來:
- 0050 從 2003 年至今,年化報酬率約 6.18%
- SPY 從 1993 年至今,年化報酬率約 6.33%
透過簡單粗暴地計算,來理解費用對你的投資成果有多大的影響:
假設合理的長期投資報酬率大約 6%。
如果付出 1% 的費用,那你的報酬就會被吃掉大約 1/6。
如果是 2% 費用,報酬就被吃掉 ⅓ 了!
ETF 費用有哪些?
- 內扣費用
- 交易費用(交易稅、交易手續費)
- 股利所得稅
ETF 內扣費用
因為 ETF 也是基金的一種,所以一樣會需要負擔:
- 經理費:基金經理人管理基金所收取的費用
- 保管費:基金的資產都是交由第三方保管,所以會支付一筆保管費(通常是給銀行保管)
- 上市費及年費
- 指數授權費
- 其他費用:各項經營基金的成本,可以參考下圖。

這些費用稱為 ETF 的「內扣」費用,也就是說會直接從 ETF 淨值中扣除。
給大家一個參考:
- 0050 內扣費用率約 0.46%
- SPY 內扣費用率約 0.09%
內扣費用率是以年來計算。
以 0050 的內扣費用率 0.46% 來說,就會每天從淨值中扣除 0.46% / 365 = 0.001260273%
如果想要查詢 ETF 的內扣費用率:
- 投信投顧公會官網:統計資料 > 境內基金各項資料 > 明細資料 > 各項費用比率 (月、季、年)
- VettaFi > ETFdatabase 查看「Expenses」資料
- Firstrade 第一證券也可以直接查看 ETF 的「Expense Ratio」



有時候會有不同檔 ETF,追蹤同一個指數,這時候該選哪個呢?
費用率就是一個不錯的著眼點!
舉例來說,同樣是追蹤台灣 50 指數:
- 0050 內扣費用率約 0.46%
- 006208 內扣費用率約 0.25%
很多人就是因為費用率而選擇 006208 喔!
ETF 交易費用
- 交易手續費(券商收取):台股買賣各 0.1425%,通常會再給 6 折以上的折扣。美股可以參考零手續費海外券商 Firstrade。
- 交易稅(政府收取):台股股票型 ETF 0.1%、美股沒有這筆費用。
因為不管挑選哪一檔 ETF 所需要負擔的交易成本都是一樣,要減少交易成本的唯一方法就是「減少買賣頻率」。
ETF 股息稅
不論是台股還是美股,如果 ETF 有發放股利,政府都會對股利課稅。
台股的話就是併入綜合所得稅計算,有合併計稅和分離計稅 2 種方式。
如果你是選擇合併計稅,稅率就是依照你的所得稅率。
如果是選擇分離計稅,就是單一稅率 28%。
美股股息稅就是固定 30% 喔!
如果要避免股息稅,那可以挑選配息率低,股價成長率高的 ETF 喔!
延伸閱讀:
ETF 追蹤誤差
第二個可能讓你的實際報酬偏離指數表現的因素就是「追蹤誤差」。
一般來說 ETF 的績效目標,就是要複製指數的表現。
但是指數的報酬 和 ETF 的實際報酬幾乎不可能一樣,兩者之間的差異就稱為追蹤誤差。
為什麼 ETF 會有追蹤誤差?
因為指數的表現是一個計算出來的結果,依照成份股股價、權重計算出來。
而 ETF 的報酬,則是基金公司取得資金,實際買賣的結果。
造成 ETF 和指數表現有落差主要的原因:
- ETF 需要負擔的管理費、經理費等等,指數計算報酬不會有這些成本
- 指數成分股調整沒有成本,但是 ETF 調整成分股需要付出交易成本
- 指數調整成分股的時間點跟 ETF 調整成分股時間上有落差,價格也會有差異。因為 ETF 需要實際交易,有時候要面對流動性或是交易管制的問題,也是指數不會遇到的。
除此之外,有時候 ETF 會為了準備要配息而持有現金,或是 ETF 透過出借股票取得收益,都會讓 ETF 跟指數的表現無法完全一致。
如何確認追蹤誤差大不大?
可以簡單地看「指數報酬率 – ETF 報酬率」與「ETF 費用率」的差距有多大?
如果差距是費用率的 2 倍以上,或是差距逐年擴大,可能就要注意這檔 ETF 追蹤指數的效率囉!
Fidelity:輸入 ETF 代號,查看 Tracking Error

ETF 折溢價:一樣的東西別白白買貴!
ETF 的價格有分成兩種:
- ETF 的淨值:ETF 基金投資標的價值總和
- ETF 的市價:你平常在交易所看到的 ETF 價格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 ETF 市場運作架構中的「初級市場」與「次級市場」。
次級市場以「市價」交易
我們經常說「ETF 的交易方式跟股票一樣」,這是發生次級市場的事,也就是我們付錢,買到 ETF 或是賣出 ETF 收回現金,這個交易價格就會是 ETF 的市價。
初級市場以「淨值」交易
而在我們熟悉的次級市場交易模式外,在初級市場中也會發生 ETF 的交易, 也就是 ETF 的申購與買回機制。
投資人可以依照 ETF 的成分股和權重,拿固定比例的股票跟發行投信換成新的 ETF,或是將 ETF 換回成股票,而這一籃子股票的價值總和就是 ETF 的淨值。
舉例來說,如果有一檔 ABC ETF,每單位 ABC 裡面有 5 張 A 股票、3 張 B 股票、2 張 C 股票。
理論上就可以用 50 張 A 股票、30 張 B 股票、20 張 C 股票,申購 10 單位的 ABC ETF。
或是用 10 單位的 ABC ETF,贖回 50 張 A 股票、30 張 B 股票、20 張 C 股票。
現在 ETF 的申購跟贖回,除了以股票進行的實物申贖外,也可以用現金進行,也就是現金申贖。
也就是說,如果 5 張 A 股票 + 3 張 B 股票 + 2 張 C 股票 = 500 元
理論上就可以用 5000 元申購 10 單位的 ABC ETF。
或是用 10 單位的 ABC 贖回 5000 元。
在初級市場會有新的 ETF 透過申購被創造、或是透過贖回換回成股票或現金,而在次級市場就是既有的 ETF 被轉手。
「淨值」與「市價」的落差就稱為折溢價
一旦淨值和市價之間產生落差,市價低於淨值就稱為「折價」、高於淨值就稱為「溢價」。
聰明的學伴可能有想到,既然價值一樣的東西有價格落差,是不是就可以無風險套利?
沒錯,因為有套利的誘因,就會有人去買低賣高,在這個過程中價格就可以回歸一致。
但是初級市場的申購或贖回通常有比較高的資金門檻,不是普通民眾賺得到的錢。

舉例來說,0050 申購的基本單位就是 500 張,價值大約 6000 多萬。 圖片來源:元大投信
我們只能小心不要傻傻成為溢價被割的韭菜。
像是 2020 年 3 月,國際原油價格大跌,許多民眾想要搶著進場等反彈,就一窩蜂地買了「元大 S&P 原油正 2 ETF」,供不應求導致市價大漲,溢價數十%。
許多投資人都血本無歸,賺錢的只有搬磚套利的機構。
那要如何確認折溢價狀況?
- ETF 的發行商網站:可以查看目前的淨值、市價、折溢價幅度喔!
- 台股投資人也可以在 Fugle 上查詢 ETF 折溢價資訊喔!

用玉山證券【富果帳戶】輕鬆交易台股,手續費免談直接 6 折起(依照交易量再給更多折扣),零股交易最低手續費 1 元!使用我們的折扣碼「moneymate」免費開戶,還可以獲得 108 枚富果幣喔!(富果幣:台幣=1:1)
➡️ 立即開戶
➡️ Fugle 富果帳戶介紹
總結
這篇文章是我們 2022 ETF 系列的第三集。
今天介紹了投資 ETF,追蹤指數報酬一定要注意的三個細節:
- 投資費用
- 追蹤誤差
- 折溢價
下一集會介紹台股美股 ETF 比較,持續學習 ETF 的資源,記得要回來收聽喔!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