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學習投資理財的學伴們,除了股票、基金,一定也很常聽到債券吧!
債券在資產配置中佔有一個重要的角色,是一個很常使用到的投資工具。
這篇文章就要來和你介紹什麼是債券、如何評估債券的風險還有債券殖利率的概念是什麼?
如果想把債券也納入你的資產配置,那就不要錯過這集的介紹,一起來學習吧!
理財學伴 Podcast 每週日更新,歡迎在 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Google Podcast 或是加入我們的 LINE 社群,和我們一起學習 ❤️
債券是什麼?為何要發行債券?
債券(英文 Bond),是一種借據、借條,是用來籌措資金的商品。
當債券的發行機構需要一筆錢時,除了向銀行借錢之外,也可以透過發行債券來獲得現金。
債券會配息嗎?
債券是一種能穩定拿到利息的投資工具。
因為,不太會有人想要白白借錢給別人對吧!
所以債券的發行機構,就會承諾在債券到期前,會定期支付固定利息給投資人。
而債券到期時,也會一次將當初借的本金償還給投資人。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它代表投資人將資金借給發行機構。
至於多久可以拿到一次利息,就要看當初債券發行時的規定。
有可能是一個月、一季、半年,或者是一年領一次。
債券是誰發行的?
通常,會發行債券的機構是「國家政府、大企業。
- 國債(又稱為公債、政府債):國家政府發行的債券,拿到的資金可以拓展國家發展
- 公司債:大企業發行的債券,拿到的資金可以繼續投入公司的營運
公債(國債、政府債)
國家政府為了籌措資金、解決財務收支問題而發行的債券,就被稱作是國債、公債。
公債英文是 Government Bonds。
公債以不同幣別可以分成下面兩種:
- 本地債:如果以發行國家的貨幣計價,就稱為本地債。
- 外幣債:如果並非以發行國家的貨幣計價,就稱為外幣債。

美債
像是美國政府發行的債券,就常被稱作是「美債」、「美國公債」。
不過美債也會分到期日長短,有以下種類:
- 短期美債(T-bills)
- 國庫票據(T-notes)
- 長期國庫券(T-bonds)
美債種類 | 到期日 | 相關ETF |
---|---|---|
短期美債 (T-bills) | 不超過一年 最常見的是3個月、6個月和1年 | iShares 1-3年期美國國債ETF(SHY) |
中期美債 (T-notes) | 通常在1年~10年之間 | iShares 7-10年期美國國債ETF(IEF) |
長期美債 (T-bonds) | 超過10年 通常可達20年或30年 | iShares 20+年期美國國債ETF(TLT) |
台灣有債券嗎?
當然,台灣也有公債,還可以去郵局購買喔!
至於實際怎麼買,可參考文章下方如何買台灣債券。
公司債是什麼?
公司發型的債券,就被稱作是公司債。
公司債英文是 Corporate Bonds。
想要買公司債,就要評估公司未來是否有還款能力。
以「擔保情形」區分的公司債
不過公司債也會依照「擔保情形」分成:
- 有擔保公司債:
發行公司會以擔保物、擔保人的財產做抵押,屬於有提供信用保證的公司債 - 無擔保公司債:
發行公司不會另外提供擔保物、擔保人的財產做抵押。
純粹以「公司信用、信譽」作為保證,因此屬於無擔保公司債。
以「股權關聯」區分的公司債
公司債也會因為「股權關聯」,而有所不同。
- 可轉換公司債:
持有可轉換公司債的投資人,可以在某些情況下,把公司債券轉換成公司股票(股份)
延伸閱讀:可轉換公司債是什麼?大戶保本又可套利,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 不可轉換公司債:
投資人無法提前將債券轉換成公司股份。
債券組成
票面價值(Face Value)
這張債券的價值是多少錢。
如果這張債券的票面價值是 5 萬元,到期時,投資人就會拿回 5 萬元的本金。
到期日(Maturity Date)
債券的到期日會影響到投資人還可以領到幾次利息。
通常到期日越長的債券,它的不確定性就越高。
直到到期日這中間,還會發生什麼影響金融市場的事件是不可預期的!
因此到期日長的債券,通常就會比到期日短的債券,利率高一些,以吸引投資人買入。
債券利率
跟債券有關的利率分成以下幾種:
- 票面利率(Coupon Rate)
- 到期殖利率(Yield to Maturity,YTM)
- 當期殖利率(Current Yield)
- 贖回殖利率(Yield to Call, YTC)
利率種類 | 計算方式 | 代表意思 |
---|---|---|
票面利率 | 每年利息 / 債券面額 | 債券發行的票面利率(不會變動) |
當期殖利率 | 每年利息 / 買入價格 | 當期的收益率 |
到期殖利率 (🔥重要) | 透過下面因素計算: – 買入價格 – 利息 – 票面價值 | 買入~到期的實質投資報酬率 |
贖回殖利率(🔥重要) | 透過下面因素計算: – 買入價格 – 利息 – 賣出的價格 | 持有期間的報酬率 |
想要投資債券,要從哪個指標來判斷這檔債券的投資報酬率呢?
先說結論:
通常買賣債券時,我們會參考債券殖利率來估計投資報酬率。
- 買進債券時:參考到期殖利率(YTM)
- 賣出債券時:參考贖回殖利率(YTC)
票面利率(Coupon Rate)
票面利率是債券發放的利息比例,以年化利率來做計算。
假設這張 5 萬元債券的票面利率是 3%,那麼每年就可以拿到 1,500 元。
但每個債券發放利息的頻率不同。
這 1,500 元有可能是分配成每個月、每季、半年發放或是一年一次領完。
而且票面利率有可能是固定利率,也有可能是浮動利率,看債券的發行規定。
到期殖利率(Yield to Maturity,YTM)
債券到期殖利率也就是債券到期時投資人會得到的報酬率。
為什麼買債券時不看債券的票面價值跟票面利率就好了呢?
因為票面利率不真正代表購買債券最後的報酬率。
債券在市場上做交易時,債券的價格是浮動的。
因此票面價值 10 萬元的債券,可能是由 9 萬元買入,也有可能是以 11 萬元買入。
你實際買進的價格不一定就是債券的票面價值!
假設這檔債券的票面利率是 5% ,一年能領到 5,000 元的利息。
即便投資人用 11 萬元買入票面價格 10 萬元的債券,還是只能領到一樣的利息,只有 5,000元,因此投資人最終的報酬並不是 5%。
假設票面價值 10 萬元
以下舉三種狀況,讓你比較債券的到期殖利率、票面利率:
- 當購入價格 = 10萬,到期殖利率 = 票面利率
- 當購入價格 > 10萬,到期殖利率 < 票面利率
- 當購入價格 < 10萬,到期殖利率 > 票面利率
債券到期報酬率:
根據投資人當時買入債券的價格、票面金額、票面利率以及到期日,這些因素通通考慮進去之後計算出來的。
不過在買入債券時,報價都會幫你算好債券到期時的殖利率,因此你也不用特別去計算。
當期殖利率(Current Yield)
當期殖利率,就是考慮買入債券的價格,計算出當期的報酬率。
計算方式為:每年利息 / 買入價格。
也可以很簡單地想,假設你買入的價格大於票面價值。
那你的當期殖利率,就會小於票面利率。
不過,當期殖利率只考慮「當年收益」,並沒有考慮到期後拿回本金時的損益。
這也是投資人需要注意的點。
贖回殖利率(Yield to Call, YTC)
假設你在債券尚未到期前,就想賣出。
那你要計算持有時間的報酬率時,就是計算贖回殖利率。
贖回殖利率會考慮:買入價格、領到的利息、賣出價格,來計算出年化報酬率。
如何查詢債券殖利率?
如果想購買海外債券,可以透過海外券商購買。
透過 Firstrade 查詢債券殖利率
登入 Firstrade 之後,點擊「交易」➡️「固定收益」。
就可以看到 Firstrade 可以購買到的債券列表。
如果選擇 Treasuries ,就代表選擇看有哪些公債。

我們這邊點選「7~15 Years」➡️到了「中期公債」列表。
就可以看到這些債券的數量、最小申購單位、票面利率、到期日、價格以及到期殖利率囉!

4 個投資債券的優點
固定配息、穩定現金流(固定收益)
債券其實跟定存很類似,可以定期領利息,有固定收益。
市場上有「月配息、季配息」的債券商品。
投資人就可以每個月、每季固定有資金入帳。
適合退休人士,想要擁有穩定現金流。
或是保守的投資者,喜歡固定收益的穩定性。
有賺取資本利得的機會
不過,定存與債券最大的差異,就是債券價格會波動!
因為債券可以在市場中買賣,定存不行。
所以,投資債券除了賺取配息之外,在市場上交易還有機會賺到資本利得。
當你買入債券之後,債券在市場上價格上漲時賣出,就可以得到資本利得報酬。
相反地,也有可能你買入債券後,債券在市場的下跌,當然也是有可能虧損…。
增加資產穩定性
普遍來說,股票的報酬率比起債券來得高。
當然,高報酬也會有高風險,股票的價格波動也比較大。
在市場下跌時,單單投資股票的虧損可能非常多。
而過去我們談到資產配置時,其實就有分享過:
「股票+債券」這樣子資產配置的波動性比較低。
如果遇到股市大跌、黑天鵝事件時,你的資產配置中有「債券」,就可以增加資產的穩定性。
比較不容易受到市場波動而影響心情。
延伸閱讀:怎麼做資產配置組合?資產多久執行再平衡?
求償順位較高
如果發行機構真的違約,沒有辦法還債。
相較於股票,債券的求償順位是比較前面的。
因此,發生違約時,債券會比起股票更有機會拿回投資款項。
3 個需注意的債券風險
當然,每一項金融商品都會有它的風險。
以下以來分享,你在投資債券之前,一定要認識的債券風險。
1.發行機構違約風險
雖然債券跟定存非常相似。
不過,相較於定存很安全地每期領利息,債券違約是有可能發生的,也就是俗稱的倒債!
投資人買了債券後,沒收到利息、拿不回本金,就是發生違約狀況(Default)。
因此,投資債券,你就必須承擔發行機構的違約風險。
延伸閱讀:SIPC、FDIC 是什麼?保障額度與資產類型介紹
從信用評等來判斷債券違約風險
借錢給別人,最害怕的就是借出去的錢回不來。
因此借錢以前,都要先判斷借錢的人信用如何?
國際信用評等機構會將各個債券打分數。
- 投資等級:AAA、AA、A、BBB
- 高收益債(垃圾債券): BB、B、CCC、CC、C、D
像是美國的標準普爾 S&P 、台灣的中華信評,信評等級都是從 AAA 到 D。
其中 AAA、AA 是高評等, A、BBB 算是中評等。
這四種等級的債券,都是屬於投資等級的。
不過,通常評等越好、投資風險就越低,然而利率就不會很高。
從 BB 開始,CCC、CC、C、D,這些等級沒有達到 BBB 的債券都屬於高收益債。
高收益債的配息雖高但風險也高,因此也被稱作垃圾債券。
不過也要注意,標準普爾、中華信評這些信用評等機構都會根據現況來調整債券的風險等級!
一開始買到投資等級的債券,也不代表這檔債券的未來評等不會往下降,不是絕對保證喔!
政府公債優缺點
通常,政府公債流通性最好,風險比起公司債來得低。
像是美國公債,將常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國債。
因為美國是最大經濟體,通常美債就視作「不會違約」的債券。
美債利率也被稱作是「無風險利率」,就是指投資人不用承擔風險,就可以有這樣的利率報酬。
雖說如此,2023 年 8 月 1 日,國際知名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下調美債的信用評級。
由最高的「AAA」降至「AA+」,理由是財政和政治不穩定。
因此,美債就算長期被視為無風險利率、違約風險相對較低,但美國公債依舊有違約風險存在!
但是一些新興市場的公債的風險就很高,算是公債中的例外。
過去歐債危機時,希臘就曾經有「債務違約」的傳聞,希臘公債在 2010 年 4 月,被降級至垃圾債券評級。
導致希臘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狂飆,曾超過 30%。
近期一點的例子,阿根廷政府在 2020/04/17 提出債務重組(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
基本上就是向國際宣言說他們很窮,所以要晚點還錢,甚至他們有可能還不出錢!
不過阿根廷政府債務違約也不只一兩次,早就被冠上違約之王的封號了。
2.利率風險
常聽到債券價格跟市場利率的走勢是相反的。
利率風險,就是市場利率起了變化,因而引起債券價格變動的風險。
一旦市場利率上升,債券的市場價格就有可能會下降,甚至會低於票面價格。
我們可以簡單試想一下:
假設 Cindy 跟 Shirley 都持有同一檔債券,到期日相同、每年會領到 3% 的利息。
這 3% 就是當初債券發行時定好的票面利率。
但在第二年的時候,突然間央行升息了,連帶著我們銀行的存款利率也上升了,變成了 4%。
這時候,Cindy 跟 Shirley 的債券瞬間變得不吸引人,當初定好的票面利率 3% 不會更改。
一年就是只能領 3% 利息,用膝蓋想也知道把錢存在銀行還比較划算。
因此聰明的投資人想要購買債券的意願就變低了!
此時如果 Cindy 想賣出債券,就要用更低的價格出售,才有人願意承接(債券殖利率下降)
那麼 Cindy 就被利率風險影響到他原先預期的報酬。
不過相對的,Shirley 如果持續抱著他的債券不賣。
那麼債券到期後,Shirley 依舊領回本金以及賺到了每年的 3% 利息,那麼利率的走勢,對 Shirley 來說就是沒有影響的。
也就是說,只要你可以接受,持續持有債券直到到期日,那麼利率風險就不會影響到你的預期報酬。
3.通膨風險
因為債券到期時,拿回的是本金。
不過金錢的購買力,都會受到通膨的影響。
投資債券有賺的同時,通膨也導致物價上漲,一樣會讓你的購買力下降。
債券怎麼買、債券 ETF 怎麼買?
如何透過海外券商買債券?
買海外債券,可以透過海外券商購買,最低申購單位金額約在幾千塊美金起跳,比較平易近人。
例如 Firstrade 第一證券上,就有公債(國債)、公司債、市政債券、政府機構債、本息分離債等選項

P.S. 不過也要注意,Firstrade不接受來自外國或稅收優惠(IRA)賬戶的任何市政債券訂單。
如何透過複委託買債券
若是透過複委託帳戶買進海外債券,最低申購單位通常是 1 萬美金以上了。
如何買台灣債券?
在台灣而言,單一債券買賣大多屬於法人們、大戶們的操作,資金門檻很高,一般小額投資人很難參與這一塊市場。
難道在台灣,小資族就沒有辦法買進台灣的公司債、台灣公債嗎?
一般來說,台灣公司債的資金門檻都是上千萬台幣起跳,真的不是普通民眾能參與的市場。
像是台灣高鐵就有在 2019 年販售台灣高鐵30年期80億的公司債,但是最低資金門檻就是1,000 萬台幣。
台灣公債的部分,小資族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買進。
一般民眾可以在有代售台灣公債的郵局買進最低申購單位 10萬 元台幣的公債。
但如果是透過銀行、券商買進台灣公債的話,最低申購單位就也是幾千萬起跳了。
不過台灣債券無論公債還是公司債,相較於海外債券,都殖利率偏低,因此多數人也會轉為投資海外債券。
公司債怎麼買?
我們在 Firstrade 第一證券的公司債列表,就可以購買幾千種公司債囉!
一個單位的發行面額就是100 美元。
一起來看看蘋果(APPLE)的公司債的商品資訊。
可以看到:
- 評級是 Aaa/AA+
- 到期日是 2024/09/02
- 最低購買 5 單位
- 到期殖利率:2.795%
右下角也有幫你算出來,申購五單位的金額:

債券ETF怎麼買?
債券型 ETF 就是追蹤一個債券指數,持有一籃子的債券。
目標是將報酬接近該債券指數的走勢。
跟單一債券很不同的是,債券型 ETF 不會有到期日!
一般而言,距離到期日越長的債券比起距離到期日短的債券,對於利率變化更為敏感。
不過,債券型 ETF 因為沒有到期日,因此對於利率的敏感度無論距離到期日的長短,都是相同的!
以 20 年債券 ETF 為例:
一旦其中有的債券到期日小於 20年的話就會被賣掉,再買入新的 20年期以上的債券。
台股債券 ETF
比如說國泰20年美債(代號:00687B)、元大美債20年(代號:00679B)。
這兩檔債券 ETF 會持有一籃子美國政府20年期(以上)債券。
一旦其中有的債券到期日小於 20年的話就會被賣掉,再買入新的 20年期以上的美國政府債券。
以下為 口袋證券 搜尋上述兩檔跟美債 20 年期有關的 ETF 畫面:


台股證券戶推薦 (點擊前往開戶) | 重點特色介紹 |
---|---|
口袋證券 | 口袋證券新年活動(2025/1/1~2025/2/28) 新戶於活動期間完成開戶即可獲得588元手續費折抵金! 1. 手續費 2.8 折,低收 1 元 2.🎁理財學伴專屬優惠:每月抽出三位獲得 500 元手續費折抵金 3. 介面友善好用 🌟🌟🌟 4. 不用另開交割戶,可以綁定現有的銀行帳戶到口袋錢包 5. 支援台股&美股複委託 ➡️ 口袋證券開戶(推薦碼不需要填寫,直接點擊推薦連結開戶即可!) ➡️ 口袋證券介紹 |
國泰證券 | 1. 手續費 2.8 折,低收 1 元 2. 透過好友邀請開戶,開戶拿 300 元 7-11 商品卡、完成首筆交易再享 200 元 7-11 商品卡,合計最高 500 元 7-11 商品卡!(2025/03/01~2025/6/30) 3. 支援股息再投入功能 4. 支援雙向借券,存股也可以出借多賺一筆租金 5. 支援台股&美股複委託 ➡️ 國泰證券開戶(好友邀請) ➡️ 國泰證券介紹 |
新光證券 | 1. 手續費 2.8 折,低收 20 元 2. 開戶完成後的 6 個月內,每個月 100 萬以內的證券手續費 1 折 3. 開戶送 3000 元手續費折抵金:2000 元證券抵用金、1000 元期貨抵用金 4. 開戶次月底前成功下單,拿 100 元 7-11 購物金、LINE POINTS 5. 定期定額單筆扣款 1,000元~20,000元以內,手續費都只需要 1 元 6. 持續使用定期定額,每年都會贈送 500 元的手續費抵用金 7. 支援股票雙向借券,長期持有股票還可以出借賺利息! ➡️ 新光證券開戶 ➡️ 新光證券介紹 |
永豐大戶投 | 1. 單筆交易手續費 6.5 折,低收 20 元 2. 當月總交易100 萬內 2 折(-2024/12/31) 3. 台股定期定額(豐存股)1 萬元以下,手續費 1 元;1~100 萬,手續費 1 折;100 萬以上,手續費 5 折。賣出手續費 65 折。 4. 2024.7.01-2024/12/31 透過好友邀請(邀請碼 8PPJD)開戶,拿 100 元超商商品卡。(限前 15,000 名) 5. 支援股息再投入功能 ➡️ 永豐大戶投開戶(好友邀請) |
美股債券 ETF 推薦
因為公債的流動性比較好,我們也列出一些常見的美債 ETF。
也因為美債依據到期日不同,分成短、中、長期,因此 ETF 一樣也會依照到期日分類喔!
也可以從下面表格發現,Vanguard 發行的債券 ETF,總管理費都比起 iShares 低廉。
而且通常海外債券 ETF 也比起台灣投信發行的債券 ETF ,管理費來得更低!
代號 | ETF 名稱 | 總管理費用 | 規模(十億美元) |
---|---|---|---|
SHY(短期) | iShares 1-3年期美國公債ETF (iShares 1-3 Year Treasury Bond ETF) | 0.15% | 26 |
VGSH(短期) | Vanguard短期公債ETF (Vanguard Short-Term Government Bond ET) | 0.04% | 22.4 |
IEI(中期) | iShares 3-7年期美國公債ETF(iShares 3-7 Year Treasury Bond ETF) | 0.15% | 13.4 |
IEF(中期) | iShares 7-10年期美國公債ETF(iShares 7-10 Year Treasury Bond ETF) | 0.15 | 28.2 |
VGIT(中期) | Vanguard中期公債ETF(Vanguard Intermediate-Term Government Bond ETF) | 0.04 | 16.9 |
TLT(長期) | iShares 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iShares 20+ Year Treasury Bond ETF) | 0.15 | 39.9 |
VGLT(長期) | Vanguard長期公債ETF (Vanguard Long-Term Government Bond ETF) | 0.04 | 7.2 |
你也可以在 Firstrade 上,直接搜尋債券 ETF 代號查詢最新報價喔!

複委託買美股債券 ETF
以下是我們在 口袋證券 搜尋債券關鍵字:
發現透過口袋證券美股複委託,也可以買到許多債券 ETF。

債券 ETF 要扣稅嗎?
債券 ETF 免扣證交稅
先看交易稅的部分,普通 ETF 的證交稅是 0.1%、買賣股票要付 0.3 % 的證交稅。
不過債券 ETF 是「免扣證交稅」的喔!(目前實施到 2026 年)
> 自從 2016 年《證券交易稅條例》修正案,減免債券ETF0.1%的證交稅。
所以,只要是債券 ETF、證券代號是以 B 結尾(代表Bond)。
到 2026 年為止,都不用支付證交稅喔!
債券 ETF 配息要扣稅
如果是投資台股的債券 ETF,配息是要納入綜合所得稅申報的。
而且單次配息金額如果超過 2 萬元,還必須繳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喔!
如果是透過海券券商投資海外債券 ETF,利息就會被視為股利(dividend),也必須按股息的稅率被預扣稅囉!
債券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跟債券型 ETF 同樣都是持有一籃子的債券,一樣沒有到期日。
因此利率變化敏感度也不像單一債券要就該檔債券的到期日而定。
債券型基金一樣會調整持有的債券。
然而,債券型基金跟債券型 ETF不同的地方就在於「是否主動選擇標的」。
債券型 ETF 是追蹤債券指數,因此是被動式的選擇債券標的,為的是讓績效跟指數接近。
債券型基金,會有基金經理人來專門管理,由基金經理人靠著他個人的投資判斷來選擇債券標的,來讓基金報酬最大化。
因此相對債券型 ETF 的來說,債券型基金的管理費、手續費的比例就會高一些。
常見問題
債券殖利率與股票殖利率的差異
同樣都是殖利率,債券殖利率跟股票殖利率差別很大喔!
只要沒有債券違約,債券殖利率是計算出債券到期後的額外報酬,確定性是很高的。
但是股票殖利率不一樣。
即便股票殖利率再高,如果後來沒有成功填權息,股價直直落,就等於是把錢從你的左邊口袋換到右邊口袋。
而且配息配股都是由公司決定的,每年的配息配股比例不同,相較於債券,不確定性很高。
延伸閱讀:為何除權息後股價下跌?計算存股族最關心的殖利率、股利。
延伸閱讀
< 美股券商開戶、匯款、股息再投資 >
【Firstrade 開戶】5 步驟完成第一證券開戶,0 手續費投資美股
IB 盈透證券開戶教學,完整中文流程圖解步驟(每月一次出金免手續費,全世界市場)
0 Comments